得了禽流感怎么能知道

呼吸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流感 #禽流感

禽流感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禽流感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确诊需依靠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查,同时需结合近期禽类接触史。

禽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伴有畏寒、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包括干咳、咽痛,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也可能出现,儿童患者腹泻更为常见。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禽流感的关键。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快速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禽流感病毒核酸。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金标准,但耗时较长。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水平变化辅助诊断。血常规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减低,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能正常,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斑片状磨玻璃影或多发肺实变影。

流行病学史对禽流感诊断至关重要。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病死禽类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或到过活禽市场,或与确诊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均会增加患病风险。从事家禽养殖、贩卖、屠宰等工作的人员属于高危人群。在禽流感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出现流感样症状时更应警惕。

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禽类接触史。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预防禽流感应避免接触活禽,处理禽肉禽蛋后彻底洗手,禽肉禽蛋彻底煮熟后食用。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虽不能预防禽流感,但可减少混合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