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容易被传染吗

传染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关键词: #流感 #禽流感

禽流感传染性因病毒亚型而异,人感染风险主要取决于接触禽类暴露程度、病毒变异情况及个人防护措施。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病禽、吸入病毒气溶胶、接触污染环境等。

1、病毒亚型差异:

高致病性H5N1和H7N9亚型人际传播能力较弱,但感染后病死率高;低致病性H9N2传播风险更低。病毒通过血凝素蛋白变异可能获得人际传播能力,需持续监测病毒基因变化。

2、暴露程度影响:

活禽市场从业人员、禽类养殖者、兽医等职业群体感染风险显著增高。处理病禽尸体、清理禽类粪便等操作中未佩戴防护装备时,病毒可通过眼结膜或呼吸道黏膜侵入。

3、环境传播因素:

病毒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接触被污染的禽笼、饲料、运输工具等可能间接传播。家庭散养禽类或庭院养殖模式会增加社区传播可能性。

4、个体防护作用:

规范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及防水手套可降低感染风险。接触禽类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洗手,处理生禽肉时区分案板刀具,65℃以上高温烹煮禽肉可灭活病毒。

5、人群易感性: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免疫抑制人群可能出现病毒载量增高现象,但尚未发现明确的超级传播者特征。

预防禽流感需避免接触活禽及其分泌物,购买检疫合格的冰鲜禽产品。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且有禽类接触史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保持室内通风,禽类养殖区域定期用次氯酸钠消毒,增强体质锻炼与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提升抵抗力。流感流行季节可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以减少混合感染风险,但需注意现有疫苗对禽流感病毒无交叉保护作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