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和异位骨化等。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复查以监测并发症。
假体周围感染可能与手术过程中细菌污染、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或患者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发热、伤口渗液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感染程度选择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清创,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注射用万古霉素。严重感染可能需取出假体并二期翻修。
假体松动可能与骨水泥老化、骨质疏松或过度活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负重时疼痛加重、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早期可通过减少负重活动缓解,严重松动需行翻修手术。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体重超标,定期进行X线检查评估假体稳定性。
深静脉血栓可能与术后卧床、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和利伐沙班片,配合早期下肢活动可降低发生概率。出现血栓需绝对卧床并加强抗凝治疗。
关节脱位可能与假体位置不佳、软组织张力不足或不当体位活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痛、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等症状。多数可通过手法复位解决,反复脱位需手术调整假体位置。术后6周内需使用外展枕,避免过度屈髋内收动作。
异位骨化可能与手术创伤、遗传因素或术后康复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周围硬结、活动度逐渐下降等症状。轻度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严重骨化影响功能时需手术切除。术后早期放疗或药物预防可降低发生率。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促进骨骼修复,避免高脂饮食以防血栓风险。康复期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避免摔倒和过度负重。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一次,之后根据情况延长间隔。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