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不排尿怎么引起的

泌尿外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排尿

导尿管不排尿可能与导尿管堵塞、膀胱收缩无力、尿道痉挛、泌尿系统感染或导尿管位置不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具体原因,避免延误治疗。

1、导尿管堵塞

导尿管内部可能因血块、尿盐结晶或分泌物沉积造成机械性堵塞。表现为尿液流出突然中断或滴沥不畅,可能伴随下腹胀痛。需由医护人员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或更换新导尿管,严重时需行膀胱镜取栓术。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减少结晶形成。

2、膀胱收缩无力

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抑制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排尿反射减弱。常见于脊髓损伤或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表现为膀胱充盈但无尿意。可通过间歇性夹闭导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必要时使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刺激膀胱收缩。

3、尿道痉挛

导尿管刺激可能引发尿道平滑肌痉挛,多见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患者。典型症状为突发性排尿困难伴会阴部疼痛。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肌肉,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4、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感染可引起尿道黏膜水肿和脓性分泌物阻塞,常见发热、尿液浑浊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轻症可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重症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每日需用碘伏消毒尿道口预防感染。

5、导尿管位置不当

导尿管球囊未完全进入膀胱或尖端贴壁时,会导致引流不畅。可通过超声定位调整导管位置,必要时在X线引导下重新置管。术后需定期检查导尿管固定情况,避免牵拉移位。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出现血尿需立即就医。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增加冬瓜、黄瓜等利尿食材摄入。长期留置者每2-4周需更换导尿管,防止尿盐沉积和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