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烧通常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可能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个体敏感性、接种操作规范度等因素有关。多数表现为低热且1-2天自行消退,少数可能伴随高热或持续发热

疫苗中的灭活病毒成分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中释放的致热原可能引起体温升高。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发热,通常体温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能伴有食欲减退或轻微烦躁。此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减少衣物、温水擦浴,无须使用退热药物。家长需保持患儿充足休息,适量增加水分摄入。

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超过48小时,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的可能。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因疫苗过敏反应导致高热,伴随皮疹或呼吸困难。此时应立即就医排查是否与疫苗相关,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或进行抗过敏治疗。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体温变化。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和最高温度,就医时提供详细接种史。乙脑疫苗的发热反应通常不会影响疫苗保护效果,完成全程接种对预防乙型脑炎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