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急性脑血管病后应该怎么办

出现急性脑血管病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溶栓或取栓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急性脑血管病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血液病、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呕吐,需立即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窒息。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或气管插管,确保氧气供应。家属应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颈部,防止加重脑损伤。
血压过高可能诱发脑出血,过低则加重脑缺血。医生会根据病情选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控制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维持血糖在稳定水平,避免高血糖加重脑损伤。
脑水肿是常见并发症,可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或呋塞米注射液减轻颅内压。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需保持头高位,避免咳嗽或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
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后黄金时间内可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注射液进行溶栓。大血管闭塞患者需行机械取栓术,使用取栓支架或抽吸导管恢复血流。治疗前需通过CT或MRI排除脑出血。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吞咽训练等。可使用巴氯芬片缓解肌痉挛,配合针灸和电刺激治疗。家属需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太极拳,每周锻炼至少150分钟。出现头痛加重或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