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抽筋是怎么回事

骨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腿抽筋 #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可能由缺钙、受凉、过度疲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补充钙剂、改善循环、神经阻滞治疗、手术减压等方式缓解。

1、缺钙

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调节,血清钙水平低于2.1mmol/L时易诱发肌肉痉挛。常见于孕妇、绝经期女性及钙摄入不足人群,表现为夜间突发小腿腓肠肌强直性收缩。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D钙咀嚼片等补钙剂,配合摄入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

2、受凉

寒冷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肌肉组织代谢产物堆积引发痉挛。多见于冬季游泳或夏季空调直吹后,常伴肌肉僵硬感。建议用40℃热水袋热敷15分钟,配合拇指按压承山穴,日常注意腿部保暖。

3、过度疲劳

剧烈运动后乳酸堆积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会使肌纤维过度兴奋引发抽搐。常见于长跑运动员或久站职业者,多伴随肌肉酸痛。运动后应进行20分钟腿部拉伸,必要时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疼痛。

4、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供血不足,肌肉缺血缺氧引发痉挛性疼痛。多发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改善循环,严重者需行血管支架植入术。

5、腰椎间盘突出症

L4-L5神经根受压会引起小腿后外侧放射性抽痛。常见于长期弯腰劳动者,多合并腰痛和下肢麻木。急性期可硬膜外注射甲钴胺注射液,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日常应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中老年人建议每日晒太阳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穿戴护腿袜预防夜间抽筋。若每周发作超过3次或伴随下肢水肿、皮肤变色,需排查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抽筋时应及时检测血钙及下肢动脉彩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