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有什么前兆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小儿麻痹症前兆主要表现为发热、肢体疼痛、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和反射异常。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7-14天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瘫痪。
早期常见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可能伴有头痛、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发热通常持续1-3天,部分患儿会出现双峰热,即发热1-2天后体温暂时正常,随后再次升高。
患儿可能主诉四肢肌肉酸痛,以下肢为著,表现为不愿站立或行走。疼痛呈对称性分布,触摸肌肉时有明显压痛,这种疼痛与病毒侵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关。
早期可见局部肌群轻度乏力,表现为抓握物品不稳、上下楼梯困难等。随着病情发展,肌无力范围可能扩大,程度加重,但此时尚未出现完全性瘫痪。
部分患儿会出现皮肤感觉过敏,表现为轻微触碰即引起明显不适。少数可能出现蚁走感或针刺感,这些异常感觉多出现在肢体远端,与病毒影响感觉神经有关。
体检可发现腱反射亢进或减弱,膝跳反射和跟腱反射变化最为明显。反射异常往往先于明显瘫痪出现,是神经系统受累的重要指征。
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时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患者排泄物,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出现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居室保持通风,患儿衣物用具需单独清洗消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呼吸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