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

皮肤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皮肤瘙痒 #皮肤

皮肤瘙痒症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精神因素、系统性疾病和皮肤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心理调节、原发病治疗和抗感染药物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

皮脂分泌减少或环境湿度低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角质层水分丢失引发瘙痒。常见于老年人或冬季,表现为全身性脱屑伴抓痕。治疗需加强保湿,选择含尿素、神经酰胺的润肤霜,避免过度清洁和热水烫洗。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或食用海鲜等致敏食物后,组胺释放刺激神经末梢。多表现为红斑、风团伴剧痒,可能进展为过敏性皮炎。可口服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

3、神经精神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通过神经肽P物质传导诱发瘙痒,形成"瘙痒-搔抓"恶性循环。特征为无原发性皮损的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建议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必要时联合多塞平等抗抑郁药物。

4、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尿毒症等代谢产物沉积刺激皮肤感受器,胆汁淤积时胆盐沉积也可致痒。通常伴随原发病症状如多饮多尿、黄疸等。需控制血糖、透析治疗或使用考来烯胺吸附胆盐。

5、皮肤感染:

疥螨寄生或真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释放蛋白酶激活瘙痒受体。疥疮表现为指缝、腋窝等部位丘疹隧道,体癣呈环形红斑。需外用硫磺软膏杀灭疥螨,联苯苄唑乳膏抗真菌,继发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保持室温18-22℃、湿度40%-60%,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已知过敏食物,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洗澡水温不超过38℃,每周2-3次为宜,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适度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痒感,但需避免出汗刺激。若持续瘙痒超过2周、伴随皮疹溃烂或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应及时排查血液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