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婴儿的一个原则和多个姿势
婴幼儿编辑
健康真相官
婴幼儿编辑
健康真相官
抱婴儿的原则是保持头颈和脊柱支撑,常用姿势有摇篮式、竖抱式、飞机抱等。正确的抱姿有助于婴儿舒适安全,同时避免家长肌肉劳损。
摇篮式是最基础的抱姿,适合新生儿及小月龄婴儿。家长用一侧手臂托住婴儿头颈部,另一手臂环绕臀部,使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呈15-30度倾斜。这种姿势能模拟子宫环境,婴儿面部朝向家长胸口时可听到心跳声,有助于情绪安抚。注意避免手臂压迫婴儿腹部,哺乳后需等待20-30分钟再采用此姿势。
竖抱式适用于拍嗝或清醒互动,需确保婴儿头颈部有充分支撑。让婴儿胸部贴靠家长肩部,一手扶住头颈,另一手托住臀部,脊柱保持自然弯曲。3个月以下婴儿竖抱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避免颈椎承重过大。若婴儿出现头部后仰或烦躁需立即调整姿势。
飞机抱能缓解肠胀气不适,将婴儿俯卧于家长前臂,头部靠近肘窝,双腿自然下垂于手掌两侧。前臂需轻微上抬使腹部受压,配合顺时针按摩可促进排气。每次持续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避免压迫胸腔影响呼吸。此姿势需在婴儿清醒状态下进行,喂奶后1小时内禁止采用。
橄榄球式适合哺乳或清洁护理,将婴儿夹于家长腋下,头部靠近肘部,用前臂支撑背部,手掌固定臀部。这种抱姿可空出另一只手进行操作,但需注意控制婴儿活动范围,防止突然扭动导致滑落。早产儿或肌张力低下婴儿慎用此姿势。
面对面式利于亲子互动,双手托住婴儿腋下使其与家长对视,保持头部有轻微支撑。此姿势可刺激婴儿视觉发育,但需避免长时间悬空导致关节负荷。4个月以上颈部力量较强的婴儿可短暂尝试,出现打挺或哭闹应立即停止。
抱婴儿时需根据月龄调整姿势,新生儿期以摇篮式为主,3个月后逐渐增加竖抱时间。所有姿势均需保持婴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家长应定期变换抱姿预防肌肉疲劳,发现婴儿抗拒或姿势异常需及时调整。日常可进行被动操锻炼婴儿肌肉力量,为自主活动能力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