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神经系统疾病可做哪些影像学检查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怀疑神经系统疾病时可进行头颅CT、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头颅CT能快速显示脑出血、脑梗死、颅骨骨折等急性病变,对脑外伤和脑卒中的初步筛查具有重要价值。该检查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可清晰呈现脑组织密度差异,尤其对钙化灶和急性出血敏感度高。检查过程通常需要患者保持静止,扫描时间较短,但存在电离辐射风险,孕妇需谨慎选择。
磁共振成像能多方位显示脑实质、脊髓及周围神经的细微结构,对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癫痫灶定位具有优势。该技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图像,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度优异。特殊序列如弥散加权成像可早期发现脑缺血,功能磁共振能评估脑区活动。检查时间较长且需避免金属物品,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需镇静处理。
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评估动脉瘤、血管畸形及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病变。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后连续拍摄X光图像,可清晰显示脑血管三维结构。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穿刺动脉并存在造影剂过敏风险,但仍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术后需压迫止血并观察穿刺部位,防止血肿形成。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通过检测放射性示踪剂代谢情况,可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病变。该技术能显示脑葡萄糖代谢和神经递质活动,对癫痫灶定位和肿瘤分级有独特价值。检查前需注射示踪剂并静卧等待分布,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此项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采用计算机处理技术消除骨骼影像,突出显示脑血管形态,适用于颅内动脉狭窄、动静脉瘘等疾病的精确诊断。相比传统血管造影,该技术减少造影剂用量且图像更清晰。检查中需配合指令进行屏气,术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评估风险。

进行神经系统影像检查前应去除金属饰品,告知医生过敏史和妊娠情况。磁共振检查需提前更换无金属衣物,躁动患者可能需镇静处理。脑血管造影后需卧床休息,观察穿刺点出血。检查后建议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代谢,出现头痛、呕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避免头部外伤,控制高血压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定期进行神经系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