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孩子也要讲究原则

少儿期编辑 医普小能手
73次浏览

夸奖孩子需要遵循具体性、真诚性、过程导向、适度性和差异性五大原则,避免笼统表扬或过度依赖外部激励。

1、具体性

针对孩子具体行为给予明确反馈,例如"您刚才主动收拾玩具让房间变整洁"比"您真棒"更有效。描述细节能帮助孩子理解哪些行为值得重复,同时促进自我认知发展。避免使用模糊词汇,可将夸奖与可视化的行为结果关联,如展示整理前后的对比照片。

2、真诚性

情感表达需与语言内容一致,蹲下平视孩子并配合自然的表情和肢体接触。研究发现,幼儿从3岁起就能识别成人虚假表扬。家长应避免在疲惫或分心时程式化夸奖,真诚的认可才能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3、过程导向

重点表扬努力过程和策略运用,如"您反复尝试不同积木组合最终搭成城堡,这种坚持很好"。这类夸奖能培养成长型思维,使孩子更愿意接受挑战。可配合"我看到..."句式描述具体行为细节,避免过度强调天赋或结果。

4、适度性

根据孩子实际表现调整夸奖频率,过度表扬可能降低内在动机。建议将夸奖比例控制在行为指导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采用中性反馈。对于简单任务可减少夸奖,挑战性任务则可增加过程性鼓励。

5、差异性

考虑孩子年龄和个性特征调整方式,对敏感儿童采用温和语气,对外向儿童可配合击掌等肢体语言。学龄前儿童需要即时具体反馈,青少年则更重视对其独立思考的认可。避免将孩子与他人比较,应聚焦个人进步。

实施时建议家长建立行为观察记录表,定期分析夸奖内容是否符合五大原则。可设置家庭互动时间,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有效的夸奖方式。注意与学校老师保持教育理念一致,避免孩子出现认知混淆。同时要平衡夸奖与建设性反馈的比例,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应采用描述事实而非评价人格的方式引导。长期坚持原则性夸奖能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形成积极的行为动机模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