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切除巨大肿块?

心胸外科编辑 医点就懂
236次浏览

关键词: #手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切除巨大肿块需结合术前评估、精准定位和术中技巧调整完成。主要方法有术前影像学规划、改良切口设计、分块切除技术、能量器械辅助止血、术后引流管理。

1、术前影像学规划

通过胸部增强CT或MRI明确肿块与周围血管、支气管的解剖关系,评估肿块血供情况。三维重建技术可模拟手术路径,规划最佳器械进入角度。对于侵犯胸壁的肿块,需联合骨窗重建技术。

2、改良切口设计

将传统3-4厘米切口向腋中线或肩胛下角移位,利用肋间肌自然间隙扩大操作空间。对超过10厘米的肿块,可采用"钥匙孔+辅助小切口"的复合入路,但需保持单孔操作理念。

3、分块切除技术

使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将肿块分阶段离断,优先处理供血血管。对质硬肿块可采用超声刀逐层分离,必要时用标本袋分次取出。注意保护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分支。

4、能量器械辅助止血

双极电凝与血管夹配合处理肺门区血管,氩气刀用于创面弥漫性渗血。对于胸膜粘连渗血,可喷洒生物蛋白胶。术中备好转开胸器械包应对大出血。

5、术后引流管理

放置28Fr引流管并连接负压吸引,监测引流量及颜色变化。术后48小时内行床旁超声评估残腔情况。对肺复张不良者采用纤维蛋白胶封堵支气管胸膜瘘。

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饮食应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手术效果。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需立即返院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