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有哪些

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心脑血管事件、肾功能损害、截肢风险增加及生活质量下降等危害。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血管病变的局部表现,与脂质代谢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相关。
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发慢性肢体缺血。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出现肌肉酸痛无力,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静息痛,即不活动时也感到疼痛。严重缺血时,肢体远端可能出现溃疡、坏疽,甚至需要截肢。缺血坏死通常由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等因素诱发,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颈动脉等血管病变,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时容易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心脑血管。这类事件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患者需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检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肾动脉狭窄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表现,可能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肾脏长期供血不足会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肾动脉狭窄通常与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患者需严格控盐,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遵医嘱服用缬沙坦胶囊、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降压药物。
下肢动脉严重闭塞且侧支循环代偿不足时,远端组织可能发生不可逆坏死。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截肢风险显著增高,因高血糖会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和感染概率。截肢后可能出现幻肢痛、活动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糖、戒烟、足部护理,必要时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或介入治疗,术后需长期服用西洛他唑片改善微循环。
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慢性疼痛、活动受限会显著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间歇性跛行限制行走距离,静息痛干扰睡眠,溃疡创面需要频繁换药。这些症状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形成恶性循环。患者需进行适度康复锻炼如步行训练,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同时接受心理疏导。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帮助建立积极治疗信心。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严格戒烟限酒。每日监测血压血糖,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新发疼痛、溃疡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冬季注意肢体保暖,睡眠时抬高床头促进血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