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穿刺怎么办?

心胸外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306次浏览

肺穿刺可通过穿刺活检、影像引导、局部麻醉、病理检查、术后观察等方式治疗。肺穿刺通常由肺部占位性病变、感染性疾病、肿瘤诊断、不明原因结节、胸腔积液等原因引起。

1、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肺穿刺的核心步骤,通常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医生会使用细针或套管针穿刺肺部病变组织,获取少量样本用于病理检查。该操作有助于明确肺部肿块性质,区分良恶性肿瘤。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或咳嗽,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术后需观察是否有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

2、影像引导

影像引导技术包括CT、超声或X线透视等方式,可精确定位肺部病变位置。CT引导最为常用,能够清晰显示穿刺针与病变的相对位置,提高取材准确性。对于靠近胸膜的病变可选择超声引导,而深部病灶多采用CT引导。影像引导能有效避开重要血管和支气管,降低手术风险。

3、局部麻醉

肺穿刺前需进行局部麻醉,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在穿刺点周围浸润麻醉。麻醉能减轻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配合度。对于特别敏感或焦虑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镇静药物辅助。麻醉效果通常持续1-2小时,术后逐渐消退。麻醉前需确认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4、病理检查

获取的穿刺标本需立即固定并送病理检查。病理科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判断病变性质。常见检查方法包括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等。病理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金标准,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制定。一般3-5个工作日出报告,复杂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5、术后观察

肺穿刺后需密切观察2-4小时,重点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常见并发症包括气胸、咯血和胸痛,多数程度较轻。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咳嗽,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如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胸痛应及时就医。

肺穿刺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1-2天。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术后1周内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影响伤口的活动。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影像,观察穿刺部位恢复情况。如出现发热、持续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平时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减少呼吸道刺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