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乙型肝炎症状

常见的乙型肝炎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黄疸等。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或肝癌。
乏力是乙型肝炎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即使休息后也无法缓解。乏力可能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有关,也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乙型肝炎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对食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厌食。这可能与肝脏功能异常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有关,也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关。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恶心呕吐是乙型肝炎的常见消化道症状,尤其在急性期较为明显。这可能与肝脏炎症导致胆汁分泌异常有关,也可能与病毒毒素刺激胃肠道有关。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呕吐后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
肝区疼痛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在按压时可能加重。这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也可能与肝脏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可采取左侧卧位减轻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物。
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是乙型肝炎进展期的典型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患者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
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替诺福韦酯片等抗病毒药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防止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