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乳腺癌淋巴结肿大

血液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382次浏览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

乳腺癌淋巴结肿大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腋窝、锁骨上下等区域淋巴结,导致淋巴结体积异常增大的病理现象。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可能提示疾病进展,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活检确诊,主要表现有{无痛性肿块}、{淋巴结质地变硬}、{活动度降低}、{皮肤粘连}、{多发性肿大}等特征。

1、无痛性肿块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初期常表现为腋窝或锁骨区无痛性肿块,触诊可发现单个或多个孤立结节。这与炎症性淋巴结肿大的压痛感明显不同,可能伴随原发乳腺肿瘤的皮肤橘皮样改变。确诊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可能包含多西他赛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药物。

2、淋巴结质地变硬

转移性淋巴结因癌细胞浸润失去正常弹性,触诊质地坚硬如石,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理检查可见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成簇分布。此类患者需评估全身转移情况,治疗方案可能包含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放疗,同时需监测肝功能防止药物性肝损伤。

3、活动度降低

正常淋巴结可在皮下轻微移动,而癌性淋巴结因浸润周围组织活动度显著下降,严重时完全固定。影像学可见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征象,此类情况多属Ⅲ期乳腺癌,需新辅助化疗缩小病灶后再行手术,常用方案包含表柔比星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片。

4、皮肤粘连

晚期淋巴结转移可导致表面皮肤凹陷或粘连,呈现酒窝征样改变。此阶段癌细胞可能已突破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需全身骨扫描排除远处转移。治疗需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等综合方案,并配合局部放射治疗控制病灶进展。

5、多发性肿大

乳腺癌常引起同侧多组淋巴结链状肿大,超声显示淋巴结门结构消失、血流信号紊乱。广泛转移者需基因检测指导治疗,如BRCA突变患者可使用奥拉帕利片等PARP抑制剂。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对侧乳腺及远处器官转移情况。

乳腺癌患者日常应保持术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或测量血压以防淋巴水肿。饮食需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高脂饮食控制体重。术后康复期可遵医嘱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出现新发肿块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