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患者放化疗后如何护理
血液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血液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淋巴癌患者放化疗后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心理疏导、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淋巴癌放化疗后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免疫力下降等情况,需针对性护理。

放化疗后胃肠功能较弱,应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羹、豆腐等,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或生冷食物。若出现口腔溃疡可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帮助代谢药物残留。
放疗区域皮肤可能出现干燥脱屑,需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沐浴露,水温不超过40℃。避免搔抓或摩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皮肤出现红肿破溃,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期间需减少外出,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每日监测体温,出现发热及时就医。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餐具煮沸消毒。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提升白细胞。

治疗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家属应多陪伴沟通,鼓励参与病友互助小组。若持续情绪低落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按医嘱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通常化疗后每3-6个月复查CT或PET-CT。关注淋巴结肿大、盗汗、体重下降等复发征兆。出现持续乏力或不明原因疼痛需及时就诊。

淋巴癌患者放化疗后护理需注重生活细节。饮食上可增加香菇、银耳等菌类补充多糖,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体质,但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保持规律作息,夜间睡眠不少于7小时。治疗结束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EB病毒抗体等肿瘤标志物。家属需学习护理知识,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长期康复阶段可逐步恢复轻工作,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