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

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需围绕病情监测、药物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五个核心环节展开。主要有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规律服用抗血栓药物、低脂低盐饮食、情绪疏导、循序渐进运动康复等措施。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观察有无胸痛加剧或呼吸困难。若出现冷汗、面色苍白等休克前兆,须立即联系急救。居家可使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记录异常波形,复诊时提供完整数据供医生评估。
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次血栓形成。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时,定期检查肝功能。硝酸甘油片应随身携带,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烹调油不超过25克,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增加深海鱼类、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品。血糖异常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急性期后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应激反应。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者参与适度的家庭决策。参加心脏康复病友团体有助于建立治疗信心。
出院后1-2周开始床边踏步训练,逐步过渡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快步走。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的安全阈值。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
心肌梗塞患者需长期保持戒烟限酒,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沐浴水温控制在40℃以下。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出现新发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须及时心血管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