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几种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肛肠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肛肠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切除术、外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

内镜下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直肠息肉,通常在内镜检查时直接完成。医生会使用电切圈套器或活检钳将息肉切除,操作过程中可能伴随轻微出血但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该方法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禁食数小时并观察有无持续性出血。内镜下切除的标本会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性质,若发现癌变倾向需进一步治疗。
外科手术适用于直径超过2厘米或疑似恶变的直肠息肉。经肛门局部切除术适用于低位息肉,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用于高位或广基息肉。手术需切除息肉及周围部分正常肠壁,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需住院5-7天,恢复期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纤维饮食,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
对于炎性息肉或术后预防复发,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抗炎药物。部分增生性息肉患者需配合乳酸菌素片调节肠道菌群。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并定期复查肠镜,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调整方案。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冷冻探头破坏息肉组织,适用于高龄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需在肠镜引导下定位,每次冷冻持续20-30秒,重复进行2-3次。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腹痛或黏膜水肿,2周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该疗法对小型息肉效果较好,但存在治疗不彻底的风险,需每3个月复查。
激光治疗利用高温汽化息肉组织,特别适合处理窄蒂息肉或出血性息肉。治疗前需清洁灌肠,术中通过内镜导入激光光纤精确灼烧,术后创面会形成焦痂保护。患者治疗后需卧床24小时,1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激光治疗可能引起肠穿孔或迟发性出血,需密切观察排便情况。

直肠息肉患者治疗后应保持低渣饮食2周,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30克。规律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周3次每次15分钟。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肠镜,之后根据息肉性质调整为6-12个月复查。避免久坐、过度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研究显示其可能降低息肉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