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饮食禁忌

关键词: #肠梗阻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患者需严格遵循禁食、渐进式恢复饮食的原则,急性期完全禁食禁水,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肿瘤、粪石嵌顿等因素有关,具体饮食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急性期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完全停滞,须绝对禁食禁水以避免加重肠管扩张。此时需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影像学检查显示肠管积气积液时,任何经口摄入都可能诱发肠穿孔。部分患者需通过鼻饲管引流胃肠内容物,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再评估饮食。
恢复期饮食应遵循由稀到稠的阶梯原则。初期选择米汤、过滤菜汤等清流质,每次50-100毫升,2-3小时一次。症状稳定后可尝试藕粉、米糊等浓流质,逐步引入蒸蛋羹、嫩豆腐等半流质。低渣饮食阶段需避免粗纤维,将肉类制成肉末,蔬菜选择瓜茄类去皮食用。每阶段需观察腹胀、呕吐反应,出现不适需退回上一阶段。
长期饮食管理需限制易产气及难消化食物。豆类、薯类、洋葱等产气食物可能诱发肠管胀气。糯米、年糕等黏性食物及坚果、菌菇等高纤维食物可能形成肠内容物嵌顿。术后患者应养成细嚼慢咽习惯,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避免高糖饮食诱发肠蠕动紊乱。建议定期复查腹部平片,营养师参与制定个性化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