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化疗后出现副作用怎么办
血液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血液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肝癌化疗后出现副作用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化疗副作用通常由药物毒性、免疫功能下降、胃肠黏膜损伤、代谢紊乱、神经毒性等原因引起。

化疗后胃肠功能较弱,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软烂面条等,少量多餐避免加重胃肠负担。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豆腐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生冷食物,减少对胃肠黏膜的二次伤害。若出现严重呕吐或腹泻,可暂时采用流质饮食并补充电解质。
根据体力状况选择低强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伸展运动等,每次10-20分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萎缩。运动需避开化疗后1-3天的体力低谷期,出现明显乏力或血小板减少时应暂停。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或肢体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出汗导致脱水。
化疗引起的脱发、皮肤色素沉着等外观变化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或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缓解压力。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性语言,多倾听患者诉求。若持续出现失眠或情绪低落,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夜间睡眠困难时可短期使用安神类药物。

针对不同副作用需遵医嘱使用对应药物:恶心呕吐可用昂丹司琼片、格拉司琼透皮贴剂等5-HT3受体拮抗剂;腹泻严重时选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胶囊;骨髓抑制需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所有药物均需严格按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出现皮疹或肝功能异常时应立即复诊调整方案。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可配合黄芪注射液改善免疫功能,参麦注射液减轻心脏毒性,艾灸足三里穴缓解胃肠反应。中药汤剂需由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证开具,避免与化疗药物相互作用。针灸对化疗后外周神经病变有一定缓解作用。使用任何中医疗法前需告知主治医生,禁止自行服用民间偏方。

化疗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体重及大小便情况,记录副作用发生时间和程度,复诊时提供详细日志供医生参考。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溃疡,使用软毛牙刷和生理盐水漱口。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出血或意识改变等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治疗间歇期可逐步恢复轻体力活动,但应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