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血友病儿童
              血液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血液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保护血友病儿童需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预防出血、规范治疗、日常监护及心理支持。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患儿需终身管理。

为患儿创造安全生活环境,家具边角加装防撞条,地面铺设软垫。避免参与足球、篮球等高对抗性运动,可选择游泳、散步等低风险活动。家长需定期检查玩具是否有尖锐部件,教导孩子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
按医嘱定期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制剂,如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粉针剂、重组人凝血因子IX注射液等。建立治疗记录卡,详细记录每次输注时间、剂量及出血情况。外出时随身携带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并注明血友病病史。
关节出血时立即采用RICE原则:休息患肢,冰敷15-20分钟,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抬高肢体。肌肉血肿需避免按摩热敷,及时就医注射凝血因子。鼻腔出血可用明胶海绵填塞,持续不止需耳鼻喉科处理。

每3-6个月检测凝血因子活性及抑制物抗体,每年进行关节超声或MRI检查。建立多学科随访团队,包括血液科、康复科、口腔科等。疫苗接种需采用皮下注射,避免肌肉注射导致血肿。
通过绘本、动画帮助患儿理解疾病,避免因活动受限产生自卑。家长需与学校沟通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如免除剧烈体育活动。参加血友病病友会活动,增强家庭应对能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血友病儿童日常饮食应保证均衡营养,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避免过硬食物损伤口腔黏膜。建议选择圆领宽松衣物减少穿脱摩擦,定期进行水中康复训练维持关节功能。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注明血型、凝血因子缺乏类型及常用药物。建立家庭-学校-医院三方联动机制,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获得专业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