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原因和感染
皮肤科编辑
医语暖心
皮肤科编辑
医语暖心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刺激等有关。银屑病并非由病原体感染导致,不会通过接触、血液或呼吸道传播。

约30%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多个基因位点与发病相关。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发病概率约为10%;若双方均患病,概率可超过50%。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幼年发病、皮损范围广,治疗需长期规范用药如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或阿达木单抗注射液。
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表皮更替周期从28天缩短至3-4天。患者常伴有甲损害或关节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调节免疫。
外伤、晒伤、寒冷干燥等物理刺激可诱发同形反应。精神压力、酗酒、吸烟等会加重病情。日常需避免皮肤摩擦损伤,使用含尿素或水杨酸的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

部分患者合并肥胖、高脂血症或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可能促进炎症反应。建议控制体重,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必要时配合二甲双胍片改善代谢。
链球菌咽炎可能诱发点滴状银屑病,HIV感染会加重病情。但感染并非直接致病原因,而是通过激活免疫应答加剧炎症。急性期需用青霉素V钾片清除感染灶,皮损处外用卤米松乳膏。

银屑病患者应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每日涂抹保湿霜如凡士林修复屏障,外出时做好防晒。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切勿自行停用生物制剂或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