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积食呕吐如何处理
              小儿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小儿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婴儿积食呕吐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补充水分、调整体位、遵医嘱用药等方式处理。婴儿积食呕吐通常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原因引起。

减少单次喂养量,增加喂养频次,避免过度喂养。母乳喂养时注意母亲饮食清淡,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泡。辅食添加应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原则,避免高淀粉、高纤维食物。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有助于减少胃内空气积聚。
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轻柔按压,每次持续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按摩可促进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注意手法要轻柔,避免在呕吐后立即按摩。可配合婴儿润肤油减少皮肤摩擦。
呕吐后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每次5毫升,间隔10分钟,预防脱水。母乳喂养者可增加哺乳次数。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观察尿量变化,若4小时无排尿需就医。可适当给予稀释苹果汁补充电解质。
喂奶后保持头高脚低体位30度角,使用斜坡垫或竖抱姿势。睡眠时采用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避免喂奶后立即平躺或剧烈活动。呕吐时立即将婴儿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残留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胃肠功能紊乱可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呕吐严重时短期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所有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需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穿着过紧衣物压迫腹部。母亲哺乳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喷射性呕吐、血性呕吐物、精神萎靡、前囟凹陷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脑膜炎等急症。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确保营养摄入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