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临床上贫血的常见症状主要有皮肤苍白、乏力、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贫血是指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的病理状态。

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皮肤黏膜颜色变浅,表现为面色、口唇、甲床苍白。这种症状在轻度贫血时可能不明显,随着贫血程度加重会逐渐显现。皮肤苍白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有关,通常需结合血常规检查确诊。治疗上需针对病因补充铁剂或促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导致组织缺氧会引起全身乏力、易疲劳,患者常感觉体力下降、精神不振。这种症状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乏力常见于慢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类型,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治疗需纠正贫血原因,同时保证充足营养摄入。
脑组织缺氧会导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头晕在体位变化时尤为明显,如从蹲位突然站起时。这可能与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耳鸣症状。治疗需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输血。

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以弥补携氧不足,表现为心慌、心跳加快、胸闷等。轻度贫血可能仅在活动时出现心悸,重度贫血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心悸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可能伴随心律不齐。治疗需纠正贫血,严重时需心电监护。
严重贫血时会出现气短、呼吸急促,尤其在体力活动时加重。这是由于血氧含量降低刺激呼吸中枢所致。呼吸困难多见于急性失血性贫血、重度地中海贫血等,可能伴随口唇发绀。治疗需立即吸氧并快速提升血红蛋白浓度。

贫血患者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案差异较大,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自行服用补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