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如何自我检查

口腔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59次浏览

关键词: #牙周炎 #自我检查

牙周炎可通过观察牙龈颜色、检测牙龈出血、检查牙齿松动度、评估口腔异味、触摸牙龈肿胀等方式自我检查。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内分泌变化、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1、观察牙龈颜色

健康牙龈呈淡粉色且质地坚韧。若牙龈颜色变为深红或紫红,可能提示存在炎症。牙周炎早期常伴随牙龈充血,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牙龈纤维化。使用小镜子在自然光下观察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颜色变化,尤其注意牙齿邻接处是否出现颜色异常。

2、检测牙龈出血

用干净手指轻压牙龈边缘,若出现自发性出血或探诊后出血需警惕。刷牙时牙刷毛附带血丝是典型早期症状。出血程度与炎症严重性相关,但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重复进行2-3次检测,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假阳性。

3、检查牙齿松动度

用食指和拇指轻摇每颗牙齿,正常牙齿仅有生理性动度。若出现明显水平或垂直向松动,可能提示牙槽骨吸收已达根长三分之一以上。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常伴有咀嚼无力感,前牙扇形移位是晚期特征性表现。

4、评估口腔异味

持续性口臭可能源于牙周袋内厌氧菌代谢产物。用牙线清洁后牙邻面,若闻到腐败性气味提示深牙周袋存在。舌苔堆积和龋齿也会产生异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晨起时口腔异味加重是牙周炎典型时间特征。

5、触摸牙龈肿胀

指腹沿牙龈缘滑动检查是否有结节状膨隆。急性脓肿可触及波动感并伴随跳痛,慢性增生表现为牙龈形态不规则。妊娠期牙龈瘤等特殊类型肿胀需结合病史鉴别。肿胀区域常对应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的患牙。

日常建议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每3个月更换牙刷,定期使用牙线清理邻面。发现上述任一阳性体征应尽早就诊,牙周炎进展可能导致不可逆骨吸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吸烟者建议戒烟以改善牙龈微循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