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胃窦炎

胃窦炎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药物、中医调理、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胃窦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免疫因素、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症状。
减少辛辣刺激、高脂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过饱或空腹时间过长。规律进食有助于减轻胃黏膜刺激,每日可分5-6餐少量进食。合并反酸症状时,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抑酸药物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缓解胃酸过多,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能促进修复。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肝胃不和证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虚弱证适用香砂六君子汤。针灸选取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艾灸改善局部循环。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偏方。
对于伴糜烂或出血的病例,可在胃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术或氩离子凝固术。内镜治疗能精准清除病灶,术后需禁食24小时并监测出血情况。该方式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局限性病变。
极少数出现穿孔、梗阻或癌变倾向者需手术干预,如胃窦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需逐步恢复流质饮食,定期复查胃镜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手术适应症需由消化外科严格评估。
胃窦炎患者应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急性发作期以卧床休息为主,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