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鹅口疮
小儿五官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小儿五官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结构、局部用药、避免刺激、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护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灼痛感等症状。

使用温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婴幼儿可用无菌纱布蘸取溶液轻柔擦拭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3-4次。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以免加重黏膜损伤。护理前后需彻底清洁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过热、过酸或辛辣食物刺激创面。适量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的食品,帮助调节口腔菌群平衡。哺乳期婴儿喂养后需用清水清洁口腔,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
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或含克霉唑的口腔贴片。婴幼儿可选用制霉菌素甘油制剂,成人可使用氟康唑含漱液。用药前需清除口腔残留奶渍或食物残渣,用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饮水以增强药效。
停止使用可能损伤黏膜的牙科器具或硬毛牙刷。吸烟者需暂时戒烟,减少烟草对口腔黏膜的化学刺激。避免用力擦拭患处,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婴幼儿需剪短指甲以防抓挠口腔。
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补充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剂。

护理期间需每日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若白斑范围扩大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复诊。注意区分残留奶渍与病理性白斑,奶渍擦拭后易脱落而鹅口疮斑块不易去除。家庭成员有真菌感染者需同步治疗,避免共用餐具毛巾。恢复期仍须维持口腔护理2-3周以防复发,定期复查直至黏膜完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