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分为哪四个阶段?

神经外科编辑 医心科普
587次浏览

关键词: #脑梗塞 #脑梗

脑梗塞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个阶段。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塞最早期的阶段,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症状可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视物模糊等症状。此阶段脑血管尚未完全闭塞,及时干预可有效预防脑梗塞进展。临床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2、急性期

急性期指脑梗塞发生后6小时至2周的时间段,此时脑组织因缺血出现不可逆损伤。典型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此阶段需紧急就医,在溶栓时间窗内可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错过溶栓窗者可选用丁苯酞软胶囊等脑保护剂。

3、恢复期

恢复期多为发病后2周至6个月,此时缺血半暗带区域功能逐渐恢复。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常用康复手段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训练。药物治疗可辅以胞磷胆碱钠胶囊、脑蛋白水解物片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重塑。

4、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指发病6个月后仍存在的神经功能缺损,常见后遗症包括偏瘫、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此阶段以功能代偿训练为主,可长期服用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脑循环。对于痉挛性瘫痪可考虑巴氯芬片等肌松药物,同时需加强二级预防避免复发。

脑梗塞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指标,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家属应学习康复护理知识,帮助患者进行日常功能训练,注意预防跌倒、褥疮等并发症。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复发征兆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