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什么?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指肾脏功能严重丧失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尿毒症主要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进展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少尿或无尿、水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等。
尿毒症的核心病因是肾单位不可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时即进入终末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约占病因的40%,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分别占30%和20%。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高血压则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两者均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遗传性多囊肾、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也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肾功能丧失后会出现氮质血症,血肌酐超过707微摩尔每升,尿素氮显著升高。电解质紊乱表现为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或骨代谢异常。酸中毒时血液pH值低于7.35,患者出现深大呼吸。这些代谢废物还会通过血脑屏障导致尿毒症脑病。
心血管系统受累可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积液和尿毒症性心肌病。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减退、金属味觉和消化道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肌阵挛和意识障碍。皮肤常见尿素霜沉积和顽固性瘙痒。贫血主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有关。
除典型症状外,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血肌酐和尿素氮持续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超声显示肾脏萎缩,皮质变薄。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血常规可见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必要时需进行肾活检明确原发病因。
基础治疗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和纠正酸中毒。肾脏替代治疗是主要手段,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3次,腹膜透析需每日更换腹透液。肾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移植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合并贫血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高磷血症需服用碳酸镧咀嚼片。
尿毒症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饮水量,通常为前日尿量加500毫升。饮食应选择低磷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清、鱼肉等,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出现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建议每三个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常规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