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不容易被发现吗?盘点4种常见的手腕骨折类型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手腕骨折确实可能因症状轻微而不容易被发现,常见类型主要有桡骨远端骨折、舟状骨骨折、尺骨茎突骨折和月骨骨折。手腕骨折的隐匿性与其类型、损伤程度及个体痛觉敏感度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肿胀或活动受限,建议疑似骨折时及时就医检查。
桡骨远端骨折多由跌倒时手掌撑地导致,占所有手腕骨折的半数以上。典型表现为腕部肿胀、餐叉样畸形和局部压痛,但部分无移位骨折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疼痛。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石膏固定或手术复位。患者需避免早期负重活动,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
舟状骨骨折常见于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因该部位血供特殊,骨折后易发生延迟愈合或缺血性坏死。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鼻烟窝区压痛,普通X线片容易漏诊,需通过CT或MRI确诊。稳定性骨折可采用拇指人字形石膏固定,不稳定性骨折需手术内固定。患者康复期间需严格制动,禁止腕关节旋转动作。
尺骨茎突骨折常伴随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单独损伤多因直接撞击导致。临床表现为尺侧腕部局限性压痛和旋前旋后疼痛,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扭伤。无移位骨折可用腕关节支具固定,移位明显者需手术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恢复期应加强前臂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关节僵硬。
月骨骨折相对罕见,多由高能量创伤或慢性应力导致,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患者可能出现腕背中部深压痛和握力下降,晚期可能发展为月骨缺血性坏死。诊断需依赖腕关节三维CT,治疗根据分期选择关节镜清创或血管化骨移植。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月骨血运情况,避免发展为腕关节退行性病变。
手腕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石膏固定期间注意观察手指血运和感觉。康复期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和握力训练,但需避免过早负重。饮食上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愈合。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复查排除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