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传染科编辑 医普小新
81次浏览

关键词: #病毒

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少数情况下也可因输入带病毒者的血液或接触带病毒者体液而感染。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皮疹、出血倾向为特征。

1、经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热病毒存在于伊蚊的唾液腺中,当伊蚊叮咬人时,将病毒注入人体,可导致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

2、经输血传播:如果输入了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血液,可能会导致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患有登革热后,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从而导致胎儿感染登革热病毒;

4、其他途径:如接触登革热患者的体液,如汗液、尿液等,也有可能会导致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

一般人群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潜伏期为5-9天,平均7天左右。临床上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骨关节疼痛等症状为主。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若出现高热症状,则需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烧药进行治疗。此外还需注意休息,并保持清淡饮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