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雾化吸入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避免空腹或过饱、保持正确姿势、控制呼吸频率、观察药物反应、严格清洁消毒等。
雾化吸入治疗前1小时不宜进食过饱或完全空腹。过饱可能导致膈肌上抬影响呼吸深度,空腹可能因药物刺激引发恶心。建议治疗前少量进食易消化食物,如半片面包或半碗米粥,治疗后30分钟内避免大量饮水或进食,以减少咽喉部药物残留被冲刷的风险。
治疗时需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身体与地面呈45-90度角,手持雾化器保持垂直。婴幼儿应由家长环抱固定头部,避免哭闹时药液洒落。此体位有助于药雾充分沉积于下呼吸道,卧位可能使药液积聚在咽部或导致误吸,尤其对咳痰无力者风险更大。
采用慢而深的腹式呼吸,吸气时间保持2-3秒,呼气时间延长至吸气时间的2倍。快速浅表呼吸会使大部分药雾沉积在上呼吸道,儿童可配合玩具风车等引导深呼吸。使用面罩时需确保贴合面部,出现气雾外漏需调整佩戴位置。
治疗中如出现面色潮红、心悸、手抖等β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或声嘶、咽痛等激素类药物的局部刺激症状,应立即暂停并联系医生。支气管痉挛高风险人群首次雾化应在医疗监护下进行,备好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
面罩或咬嘴每次使用后需用温水冲洗,每周用1:100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压缩式雾化器的空气过滤棉每2月更换,超声式雾化器需按说明书定期除垢。家庭多人共用时需标记个人专用配件。
雾化治疗后建议用温水漱口3次清除口咽部残留药物,使用激素类药物后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以防真菌感染。定期复查肺功能评估疗效,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用药反应。雾化器管道出现裂纹或雾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更换配件,保存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治疗期间保持环境通风但避免冷空气直吹,冬季雾化前可将药液预热至室温减少气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