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血管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外科编辑 医心科普
61次浏览

关键词: #血管炎 #血管

变应性血管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首先,我们应该识别这种疾病和以下疾病:(1)过敏性紫癜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主要发生在下肢最常见的皮肤损伤,可伴有关节疼痛

血小板正常,尿常规可有蛋白尿和血尿,有时偶尔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

(2)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年轻女性更常见,四肢关节或臀部散落在中心坏死性坚实丘疹,愈合后留下萎缩性疤痕,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组织病理有结核病的组织表现。

(3)皮肤结节性多动脉炎 主要在下肢,皮下结节沿小动脉分布,有意识疼痛明显,压痛明显,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小动脉炎和小动脉坏死。

(4)还应与高球蛋白血症、急性痤疮苔藓糠疹和结节性血管炎进行鉴别。

对于变应性血管炎,可进行血生化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电镜检查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1、血生化检查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一般无明显变化。

系统型变应性血管炎可有贫血,血小板暂时性降低,白细胞增多,有1/3的病人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一般在0.04~0.08,少数达0.56.尿液中有蛋白质和红细胞,偶见颗粒管型。

BUN可以升高。

超过一半的患者可以增加血沉。

总补体和补体C3、C4可降低。

IgG、IgA含量增加,IgM减少,其变化与病情一致。

患者肝功能异常。

循环免疫复合物呈阳性。

以下试验对抗核抗体、梅毒血清试验、抗链等疾病也有意义“O”、类风湿因子、冷球蛋白和HBsAg等等。

还要注意潜在感染和肿瘤,观察结缔组织疾病。

2、组织病理学检查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病程的长度和当时的材料。

一般来说,真皮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许多由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和中性白细胞解体形成的散在核破裂,称为核粉尘。

同时,有组织细胞和嗜伊红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有强嗜伊红染色纤维蛋白束沉积。

在切片中,由于纤维蛋白的沉积和明显的水肿结合,血管周围的胶原蛋白呈模糊的外观,称为纤维蛋白样变性。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如严重,可导致血管腔阻塞。

炎性细胞也侵入血管壁。

血管壁主要由中性白细胞侵入,使血管壁不清晰。

同时,还可以有嗜伊红白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

管壁纤维蛋白束沉积和血管坏死。

更多的红细胞外渗是常见的。

该病的组织病理特征是血管周围有中性白细胞浸润和核粉尘。

伴有红细胞渗出,炎性细胞渗出,真皮上部有铁细胞渗出,血管溃疡。

3、电镜检查发现侵犯毛细血管后静脉,特别是8~30μm大大小小的血管。

早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内皮细胞间裂缝和吞噬细胞活跃,基底膜增厚。

中性白细胞开始在血管间质中。

严重的血小板聚集在管腔内,并通过内皮细胞。

4、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管基底膜可以发现IgA抗体、真皮和皮下组织IgM和IgG抗体及补体C3沉积。

组织成分损伤可在其固定部位发现,主要发现在纤维蛋白样坏死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