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便后下阴痛?

泌尿外科编辑 医语暖心
307次浏览

关键词: #小便

小便后下阴痛可能与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阴道炎、尿道结石等因素有关。下阴痛通常表现为排尿时或排尿后的灼热感、刺痛感或持续隐痛,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由细菌侵入尿道引起,常见于女性。发病可能与饮水不足、憋尿、会阴清洁不当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尿频、尿急、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同时增加水分摄入。

2、尿道炎

尿道炎多由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导致,可能与不洁性接触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尿道口红肿、分泌物增多及排尿剧痛。确诊后需使用阿奇霉素胶囊、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3、膀胱炎

膀胱炎常见于膀胱黏膜受细菌刺激,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病。症状包括下腹坠痛、血尿及排尿末疼痛,可能与免疫力下降、受凉有关。可遵医嘱服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配合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4、阴道炎

女性患者可能因阴道炎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引发疼痛,常见于霉菌性或细菌性阴道炎。伴随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时,需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栓等药物,保持会阴干燥清洁。

5、尿道结石

微小尿道结石移动时可划伤黏膜引发刺痛,排尿后疼痛可能持续。可能与代谢异常、饮水过少有关,伴随排尿中断、血尿等症状。需通过超声确诊,较小结石可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碎石治疗。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久坐憋尿,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性生活前后及时清洁。若疼痛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或妇科,完善尿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及辛辣饮食,按疗程规范用药以防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