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55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属于心肌梗死的一种类型,其病因主要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具体如下:

1、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最为明确,目前临床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也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为目标,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2、高血压: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控制血压对防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明确的积极意义。

3、吸烟:有研究显示,吸烟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2-3倍。吸烟可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还可引起动脉痉挛和心肌受损。

4、糖尿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数倍,且发病进展相对更加迅速,可能和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关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还和遗传、肥胖、性别、年龄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建议高危人群及时咨询专科早期对本病进行一级预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