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绝目要注意什么

绝目一般是指青光眼晚期导致的失明,患者需注意情绪管理、定期复查、预防并发症、规范用药及生活辅助。青光眼失明后不可逆,但科学护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因视力丧失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或加入视障群体互助组织疏导压力。家属需避免负面语言刺激,可通过触觉、听觉等感官代偿帮助患者适应生活。长期情绪低落可能诱发血压波动,进而加重残余视神经损伤。
即使完全失明仍需每3-6个月检查眼压和视神经形态,监测对侧眼情况。需进行视野检查、OCT扫描等评估,若发现眼压升高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并糖尿病者应同步监测血糖,避免血管病变加速视力恶化。
失明后可能继发角膜溃疡、虹膜萎缩等病变,需保持眼部清洁并使用人工泪液预防干眼。避免揉眼或外力撞击,睡眠时佩戴眼罩保护。突发眼红眼痛需警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作,应立即就医。
遵医嘱持续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他氟前列素滴眼液等控制残余眼压,不可自行停药。若需口服乙酰唑胺片需监测电解质,服药后出现手足麻木应及时复诊。药物应固定摆放位置并通过触觉标识区分。
居家环境需移除障碍物,常用物品固定位置。可使用语音提示设备、盲文标签辅助生活,训练定向行走能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1和叶黄素,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眼压波动。外出时佩戴墨镜减少畏光不适。
青光眼失明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倒立、举重等增加眼压的动作。建议建立规律作息,夜间睡眠抬高床头15度以利于眼压调节。家属应学习眼压急性升高的识别方法,如突发头痛恶心需立即送医。定期参与眼科专科随访,通过多学科协作管理延缓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