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常识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19次浏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破坏异常电传导通路的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导管至心脏,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定位异常电信号起源点,随后释放射频能量使局部心肌组织凝固坏死,阻断异常电传导路径。手术时间因心律失常类型而异,简单病例约1-2小时,复杂房颤消融可能需要3-4小时。术后需卧床制动6-12小时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多数患者住院观察1-3天即可出院。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射频消融术后需规律服用抗凝药物2-3个月预防血栓,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疗效。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术后3个月内约5-10%患者可能出现早期复发,部分病例需二次消融。成功率达80-90%的室上速患者可长期维持正常心律,房颤患者消融后5年无复发率约50-70%。术后随访中如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复查。

选择射频消融治疗前需完善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手术指征,严重心脏结构异常、左心房血栓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手术。术后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熬夜等心律失常诱因,遵医嘱定期随访可显著提高远期疗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