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矫正手术的风险大吗

斜视矫正手术的风险通常较小,但具体风险与患者个体情况、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斜视矫正手术主要用于改善眼球位置异常,常见风险包括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复视或矫正不足等,严重并发症如视力丧失概率极低。
斜视矫正手术在多数情况下安全性较高。手术采用局部或全身麻醉,术中可能因眼外肌调整出现轻微出血,但可通过电凝止血控制。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眼部红肿、异物感,属于正常反应,一般3-5天缓解。约80%患者通过单次手术可获得满意矫正效果,部分复杂病例可能需要二次调整。术后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配合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需关注的风险。术中若损伤巩膜或视神经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但现代显微手术技术使该风险低于1%。术后持续复视可能与大脑融合功能异常有关,需配合视觉训练改善。极少数患者因瘢痕体质出现矫正过度或欠矫,必要时可通过肌肉后退或缩短术修正。全身麻醉风险多见于儿童或合并心肺疾病者,术前评估可有效规避。
建议术前完善角膜地形图、眼球运动检查等评估,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抗炎药物,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1个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定期复查眼位及双眼视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