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儿童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水肿以及心率增快。儿童心力衰竭通常由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严重贫血或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评估。

儿童心力衰竭早期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安静状态下也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吃奶时频繁中断、喘息或呻吟。呼吸困难与肺淤血导致的气体交换障碍有关,需通过吸氧、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缓解症状,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婴幼儿心力衰竭时因体力下降和胃肠道淤血,易出现吸吮无力、拒食或进食量减少。长期喂养困难可导致营养不良,家长需记录每日摄入量,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喂养困难需与普通厌食鉴别,若伴随其他心衰症状应尽早就医。
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因长期能量消耗增加和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标准。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激素的分泌和利用。定期监测生长曲线、补充高热量饮食如母乳强化剂或特殊配方奶粉有助于改善状况。

儿童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多从眼睑和下肢开始,严重时出现腹水或全身水肿。体液潴留与肾血流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有关,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托拉塞米片减轻水肿。家长需每日记录体重变化,观察尿量及肢体肿胀程度,避免过度限制饮水导致脱水。
代偿性心率增快是儿童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安静时心率常超过同龄正常值。心肌收缩力下降时通过提高心率维持心输出量,但长期心动过速会加重心肌耗氧。需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等药物控制心率,同时治疗基础疾病如纠正贫血或控制感染。

儿童心力衰竭的日常护理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哭闹等耗氧活动。饮食应提供高热量易消化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但保证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定期随访监测心功能,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加重。家长需学会识别紧急症状如突发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并掌握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