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需要什么样的检查?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通常需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电生理检查等检查项目。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基础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类型。常规心电图可捕捉发作时的心电变化,适用于阵发性心悸患者。检查过程无创快捷,但无法记录非发作期的心律异常。
动态心电图通过24-72小时持续监测提高检出率,能发现间歇性心律失常。检查期间患者需记录日常活动日志,帮助医生分析心律变化与症状关联。该检查对隐匿性心律失常诊断价值较高。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伴左房扩大。通过测量心室功能、瓣膜状况等指标,辅助判断心律失常的器质性病因。该检查对心肌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者尤为重要。
血液检查包括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心肌酶等指标,可排查低钾血症、甲亢等代谢性诱因。肌钙蛋白检测有助于鉴别心律失常是否由心肌缺血引发。需空腹采血,结果异常者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电生理检查通过导管记录心内电信号,精确定位异常起搏点或传导通路。适用于药物难治性心律失常或拟行射频消融术者。属于有创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可同时完成治疗性干预。
心律失常患者检查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日常需限制咖啡因摄入,遵医嘱定期复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控制基础疾病,突发心悸晕厥应立即就医。检查结果应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综合评估,不可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