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导性耳聋?

关键词: #耳聋
关键词: #耳聋
传导性耳聋是指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过程中因机械性障碍导致的听力下降,可能与外耳道堵塞、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等因素有关。
外耳道耵聍栓塞或异物堵塞是常见原因。耵聍过多可能压迫鼓膜,影响声波传导,表现为单侧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需由医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或专用器械取出,避免自行掏挖。若合并感染可能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炎治疗。
鼓膜穿孔多由外伤或中耳炎引起,穿孔后声波振动效率降低。急性期可见耳痛、流脓,慢性期表现为持续性听力下降。较小穿孔可能自愈,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合并感染时可使用氯霉素滴耳液控制炎症。
中耳炎或先天畸形可能导致听小骨固定、脱位或断裂,使机械传导中断。患者多伴有耳鸣和传导性听力曲线特征。听骨链重建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前需通过颞骨CT评估病变程度。
咽鼓管阻塞会导致中耳负压,使鼓膜内陷影响振动。常见于鼻炎或鼻咽部肿瘤,表现为耳闷、自听增强。可通过捏鼻鼓气法缓解,严重者需行鼓膜置管术。合并过敏性鼻炎时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听骨周围海绵状骨质异常增生,好发于青年女性,表现为双侧进行性听力下降伴低频耳鸣。早期可用氟化钠片延缓进展,晚期需行镫骨撼动术或人工镫骨植入术改善听力。
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或频繁掏耳,感冒时正确擤鼻防止逆行感染。突发听力下降或持续耳鸣需及时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游泳时建议使用专用耳塞,噪声环境佩戴防护耳罩。儿童反复中耳炎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