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腱鞘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腱鞘炎 #中医

腱鞘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艾灸疗法、小针刀治疗等。腱鞘炎通常由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直接敷于患处。常用药物包括活血止痛膏、跌打万花油等,药物成分可通过皮肤渗透作用于炎症部位,缓解局部充血和粘连。外敷时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每日更换1次,连续使用7-10天为一个疗程。对于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

2、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阿是穴、阳溪穴等穴位疏通经络气血。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配合电针增强刺激效果。针灸能调节局部微循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每周治疗3次,2周后疼痛可明显减轻。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孕妇禁用腰部以下穴位。

3、推拿按摩

推拿采用揉法、拨法等手法松解腱鞘周围粘连组织。沿肌腱走向进行纵向理筋,配合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每次治疗15分钟。推拿可促进局部淋巴回流,消除水肿,但急性期红肿明显时应避免暴力手法。治疗后需制动休息12小时,10次为完整疗程。

4、艾灸疗法

艾灸选取局部压痛点进行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次灸15-20分钟。艾叶的温热效应能改善组织代谢,加速炎症吸收。治疗时艾条距皮肤3-5厘米,以患者感到温热无灼痛为宜。糖尿病患者及感觉障碍者需严格控制温度,防止烫伤,每周实施3次。

5、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在局麻下刺入腱鞘进行纵向剥离,松解纤维粘连。这种微创疗法能直接解除机械性卡压,术后24小时内限制患肢活动。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治疗后配合中药熏洗可预防再粘连,多数患者1-2次即可恢复关节功能。

中医治疗期间应避免患处过度用力,可佩戴护具减轻肌腱摩擦。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适量食用黑木耳、山药等具有舒筋活络作用的食材。注意局部保暖,每日用热毛巾敷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若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皮肤破损感染,应及时转诊西医骨科进一步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