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掏耳朵时碰出血怎么办

给孩子掏耳朵时碰出血应立即停止操作,用干净棉球轻压止血并观察耳道情况。耳道出血可能与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等因素有关,若出血不止或伴有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
外耳道皮肤较薄且富含毛细血管,不当掏耳易造成机械性损伤。轻微出血通常由外耳道擦伤引起,表现为少量渗血和轻微疼痛,可用无菌棉球轻压5-10分钟止血,之后避免耳道进水。若工具插入过深可能损伤鼓膜,此时出血量较多且可能伴随耳鸣、眩晕,需立即前往耳鼻喉科检查。部分儿童存在外耳道湿疹或炎症时,皮肤更脆弱易破损,出血后需用硼酸冰片滴耳液预防感染。反复掏耳还可能形成外耳道血肿,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持续渗血,需医生用吸引器清理血块。
日常应避免用尖锐工具掏耳,儿童耳道分泌物通常可自行排出。若耳垢堵塞严重,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处理。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避免用力擤鼻或呛咳增加耳道压力。观察72小时内是否出现分泌物增多、发热或听力异常,这些情况需排除中耳炎等继发感染。哺乳期婴儿耳道出血需特别注意是否伴有拒奶、哭闹等表现,可能与先天耳道畸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