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置口咽通气道

放置口咽通气道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通常由医护人员在患者仰卧位、头部后仰时,沿舌面缓慢插入至咽后壁。口咽通气道适用于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可暂时维持气道通畅。
操作前需选择合适型号的通气道,成人一般选用80-100毫米长度,儿童根据年龄和口腔大小调整。放置时需先以压舌板压下舌体,再将通气道弯曲面朝上沿硬腭滑入,旋转180度后固定于口腔中央,确保尖端抵达会厌上方。操作中避免暴力插入导致口腔黏膜损伤或牙齿脱落,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对于清醒患者可能引发恶心反射,可预先进行表面麻醉。放置后需定期检查管道位置,防止移位或堵塞,并观察有无呕吐物反流风险。
居家护理中非专业人员禁止自行放置口咽通气道。若发现患者出现鼾声呼吸、血氧下降等气道梗阻表现,应立即采用头后仰-抬下颌手法开放气道,并尽快联系急救人员。长期存在睡眠呼吸暂停者建议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日常睡眠时可采取侧卧位减少舌后坠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