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比低的原因是什么

泌尿外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4次浏览

尿比低的原因是什么?

正常成人尿液比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比例在1.015~1.025之间。尿液比例下降的常见原因是尿液中可能的物质减少或尿量增加。尿液比例下降的原因,生理上可见于大量饮用水后,病理上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间质性疾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崩症。正常情况下,早晨尿液的尿液比例相对较高。

尿比低的原因是什么?

1、如果尿液中溶解的物质含量较低,就会出现尿比例较低的现象。尿比例较低,生理上常见于过量饮用水。由于过量饮用水,尿液稀释,尿比例较低。

2、一些病理因素导致尿比例低,常见的有慢性肾炎、肾小管损伤、垂体尿崩等,导致肾浓缩尿功能降低,导致尿比例低。

尿比例低是什么意思?

1、尿液比例受年龄、饮用水量、出汗量等因素的影响。婴儿的尿液比例通常很低。由于肾脏浓度功能下降,老年人尿液比例也较低,大量饮用水后尿液比例下降属于生理状态。

2、尿液比例的降低,如无水盐代谢紊乱,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

3、病理性尿比例的降低主要见于肾小管疾病,如肾性尿崩、范科尼综合征和药物引起的肾小管损伤。中枢性尿崩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也会出现夜间尿频,尿比例下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