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的危害
妇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妇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月经期间本身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部分人群可能因激素波动或基础疾病出现不适症状。常见表现包括痛经、乏力、情绪波动等,少数情况下可能伴随贫血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状态。

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表现为下腹坠胀或痉挛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萘普生钠胶囊缓解。继发性痛通常与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疾病相关,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月经量超过80毫升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建议经期后检测血清铁蛋白,必要时补充琥珀酸亚铁片或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同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
经前期综合征可能导致易怒、焦虑等情绪变化,与血清素水平波动相关。轻症可通过有氧运动调节,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经期宫颈口扩张可能增加病原体上行感染概率,需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异常分泌物或发热时,可能需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阴道炎或盆腔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疼痛可能加剧,需通过腹腔镜确诊。子宫肌瘤可能导致经量增多,可考虑米非司酮片缩瘤或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这两种情况均需妇科专科干预。

建议经期保持每日8杯温水摄入,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选择透气卫生巾并每2-3小时更换,适度进行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经期超过10天或单次经血量浸透卫生巾超过6片,应及时就诊妇科进行激素六项及盆腔超声检查。经期后一周内可适量增加红肉、黑芝麻等补血食材,但无须刻意服用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