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不育要从娃娃抓起

不孕不育编辑 医言小筑
95次浏览

关键词: #不育

预防不育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关注生殖健康,主要措施包括避免生殖器外伤、控制体重、预防感染性疾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儿童期是生殖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形成的健康基础可能影响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1、避免生殖器外伤

儿童活动时需注意保护会阴部位,避免骑跨伤、撞击伤等可能导致睾丸或卵巢损伤的情况。家长应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教育儿童正确使用防护装备。严重外伤可能影响性腺发育,导致青春期启动异常或生精功能障碍。

2、控制体重

儿童期肥胖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性早熟或青春期延迟。家长需合理搭配膳食,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保证每天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肥胖儿童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这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育障碍疾病相关。

3、预防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能引发睾丸炎,家长应按时为孩子接种麻腮风疫苗。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可能造成输精管瘢痕形成,需注意会阴清洁并及时治疗尿路感染。EB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潜在损害。

4、纠正不良习惯

避免儿童穿紧身裤、久坐不动等可能升高阴囊温度的行为。纠正憋尿、过度手淫等习惯,减少泌尿生殖系统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建议学龄儿童每天睡眠9-11小时。

5、定期健康体检

每年体检应包含外生殖器发育评估,及时发现隐睾、包茎等异常。青春期前儿童出现性早熟体征需尽早就诊,通过骨龄检测评估发育状况。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特纳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等疾病可在儿童期通过基因筛查发现。

儿童期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追踪生殖系统发育状况,家长需记录孩子的生长曲线、第二性征出现时间等关键指标。保证膳食中包含锌、硒等微量元素,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接触,避免使用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发现异常排尿、生殖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转诊至儿科内分泌专科或泌尿外科进一步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