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超声波包括什么?

胎儿超声波主要包括常规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四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胎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项目。
常规二维超声是基础检查手段,通过黑白图像观察胎儿结构发育情况。主要用于测量胎头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生长参数,评估胎盘位置及羊水量,筛查无脑儿、脊柱裂等明显结构异常。孕中期20-24周进行的系统筛查即采用该技术。
三维超声通过容积数据重建立体图像,可清晰显示胎儿体表特征如面部、四肢等结构。对诊断唇腭裂、肢体畸形等体表异常具有优势,同时能为家长提供胎儿面部成像。检查多安排在孕24-30周进行。
四维超声在三维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形成动态立体影像。能实时观察胎儿吞咽、打哈欠等动作,主要用于评估胎儿行为发育及特殊体位下的结构显示。临床常与三维超声配合使用。
多普勒超声通过血流信号评估胎儿-胎盘循环状态。包括脐动脉血流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监测等,可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受限等情况。高危妊娠需定期进行该项检查。
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门用于检查心脏结构及功能,能诊断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等先天性心脏病。建议在孕18-24周开展,对存在心脏异常家族史的孕妇尤为重要。
孕期超声检查需遵医嘱按阶段进行,常规建议在孕11-13周、20-24周、28-32周各完成一次系统筛查。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四维超声建议适当进食促进胎儿活动。不同检查项目具有互补性,临床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组合应用。若发现异常指标,需配合进一步遗传学检查或专科会诊。